参考消息网7月1日报道据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网站6月30日报道,中国国家统计局6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,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为49.7%,较5月份的49.5%小幅回升,与《华尔街日报》调查的经济学家给出的预测值49.7%持平。
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,6月份生产指数从5月份的50.7%升至51.0%。新订单指数反弹至扩张区间(50.2%)。
与此同时,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,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从5月份的50.3%小幅升至6月份的50.5%。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从5月份的50.2%降至6月份的50.1%,而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则从5月份的51.0%升至6月份的52.8%。
英国《金融时报》网站指出,5月份中国对美出口大幅下降,但作为经济增长关键引擎的整体出口仍保持增长。
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.5%,较5月份的50.3%小幅回升。其中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.8%,成为拉动整体指数上行的主要动力。
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黄子春(音)表示:“财政支持政策持续为基建投资提供支撑,而房地产建设活动的下行压力已呈现缓解迹象。”
展开剩余55%此外,法新社也表示,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,衡量工业产出的关键指标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.7%。这一数字高于5月的49.5%,也略高于彭博社调查的分析师预估的49.6%。
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师赵庆河在声明中称,6月中国“经济景气水平总体保持扩张”,“制造业生产活动加快,市场需求有所改善”。
凯投国际宏观经济咨询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黄子春表示,6月数据“表明中国经济重拾部分动能,这得益于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反弹”。
据路透社分析,新订单、采购量和供应商交货次数的增长表明,中国政府推出的支持性政策正在发挥作用。
英国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说:“数据连续两个月改善,这是一个不错的表现。”他补充说:“贸易仍有提前发货的迹象,但现在关税降低了,制造商正准备假日季商品的出货。”
新订单指数从49.8%升至50.2%,采购量指数从47.6%跃升至50.2%,这给政策制定者带来国内需求开始复苏的希望。(编译/杨柯、童师群、涂颀、潘晓燕)
6月18日,工作人员在理想汽车北京智能制造基地总装车间内工作。(新华社)
发布于:北京市51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